- 医院新闻
-
当前位置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官网 > 医院新闻 > >
- 广州如何与有自闭倾向小孩交流
- 作者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发表时间:2025-09-16 15:00
-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,如有更多疑问可点击热线咨询或关注
“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科”公众号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。 -
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是“社交沟通困难”,表现为“难以理解他人意图”“缺乏主动互动动机”“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异常”。在广州,许多家长发现孩子“不回应名字”“不眼神交流”“重复刻板行为”时,往往陷入“不知道如何沟通”的焦虑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作为华南地区儿童自闭症干预专科医院,年接诊ASD相关病例超8000例,通过“结构化教学(TEACCH)”“应用行为分析(ABA)”“地板时光(DIR)”等国际认证干预技术,总结出一套“以儿童兴趣为起点、以视觉支持为辅助、以正向强化为动力”的沟通策略。以下从六大核心场景展开,结合广州家庭实际案例,为家长提供可操作的交流方法。
一、建立沟通动机:从“孩子感兴趣的事物”切入,而非“家长想教的内容”自闭症儿童常因“对社交互动缺乏内在动机”而回避沟通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强调:“与ASD儿童交流的第一步,是找到他们的‘强化物’(即高度感兴趣的事物,如积木、动画片、旋转物品),用这些事物作为沟通的‘桥梁’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4岁男孩因“只喜欢玩车轮,对其他玩具无反应”,家长尝试“强行拿走车轮教说话”导致孩子哭闹抗拒,经医院“兴趣评估”发现其“对圆形物品有强烈偏好”,指导家长“用不同颜色的车轮作为奖励,引导孩子完成简单任务(如‘把红色车轮给妈妈,就给你玩蓝色车轮’)”,同时“在玩车轮时加入语言(如‘车轮转得快’‘车轮是圆的’)”,2周后男孩开始主动用手指车轮并模仿发音(如“轮”“转”),1个月后能说“我要车轮”。医院提醒,强化物需“即时、具体、适度”(如玩1分钟车轮后收回,避免过度满足),且需定期更换以保持新鲜感。二、简化语言指令:用“短句+关键词”替代复杂表达,降低理解难度ASD儿童常因“语言理解能力滞后”而无法回应长句或抽象指令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语言治疗科主任建议:“与孩子交流时,语言需‘具体、简洁、重复’,优先使用‘名词+动词’的短句(如‘拿苹果’‘拍手’),避免使用‘好不好’‘要不要’等选择疑问句(孩子可能因无法理解选项而沉默)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3岁女孩因“能听懂‘吃饭’但听不懂‘你现在饿不饿?想不想吃饭?’”,家长尝试“用简单指令替代复杂提问”后,发现孩子对“吃饭”“喝水”“上厕所”等具体指令回应率从30%提升至80%。医院进一步指导家长“在指令中加入视觉提示(如指着饭碗说‘吃饭’,拿着水杯说‘喝水’)”,并“配合手势(如拍手表示‘高兴’、摆手表示‘不要’)”,帮助孩子建立“语言-动作-物品”的联结。数据显示,经1个月训练,约70%的ASD儿童能理解并执行5-10个简单指令。三、利用视觉支持:图片、符号、手势成为“无声的语言助手”ASD儿童常因“对语言信息处理困难”而依赖视觉信息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指出:“视觉支持(如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、社交故事、时间表)能将抽象语言转化为具体图像,帮助孩子理解规则、表达需求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5岁男孩因“不会说话且情绪波动大,常因无法表达需求而哭闹”,经医院“视觉支持评估”后,为其制作“需求图片板”(包含“吃饭”“喝水”“上厕所”“玩玩具”等图片),家长引导孩子“想做什么就指对应的图片”,同时“用手机录音功能将图片与语音关联(如点击‘吃饭’图片播放‘我要吃饭’)”,3周后男孩开始主动指图片表达需求,情绪问题减少60%。医院还建议家长“制作‘日常流程图’(如早上起床→刷牙→吃饭→上学),用图片顺序帮助孩子理解‘接下来要做什么’,减少因未知产生的焦虑”。四、模仿与等待:用“同步行为”激发互动,留出“反应时间”ASD儿童常因“缺乏模仿意识”而难以参与互动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强调:“家长需主动‘模仿孩子的行为’(如孩子拍手,家长也拍手;孩子转车轮,家长也转车轮),通过‘同步动作’传递‘我想和你玩’的信号,再逐渐引导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3岁男孩因“只喜欢独自转车轮,对他人互动无反应”,家长尝试“坐在孩子旁边转自己的车轮,同时说‘车轮转得快’,偶尔用手指孩子的车轮说‘你的车轮也在转’”,2周后男孩开始“偶尔看家长的车轮”,1个月后能“模仿家长拍手(从拍车轮过渡到拍手)”,并逐渐接受“轮流转车轮”的游戏。医院提醒,模仿需“自然、不强迫”(如避免突然抢孩子的玩具模仿),且需“留出足够反应时间”(如说完指令后等待5-10秒,给孩子处理信息的时间),避免因“催促”导致孩子退缩。五、正向强化:用“具体表扬+物质奖励”巩固沟通行为ASD儿童常因“缺乏社交反馈”而失去沟通动力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建议:“当孩子出现‘主动沟通行为’(如指物品、模仿发音、回应名字)时,需立即给予‘具体表扬(如‘你指苹果了,真棒!’)’+‘物质奖励(如小贴纸、1分钟玩强化物)’+‘社会性奖励(如拥抱、击掌)’”,帮助孩子建立‘沟通=好结果’的联结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4岁女孩因“从不主动说话,仅在想要东西时拉家长的手”,家长尝试“当孩子拉手时,握住她的手说‘你想要什么?用手指给我看’,如果孩子指了物品,立即说‘你指饼干了!给你饼干,你真会表达!’并给一片饼干”,2周后女孩开始“偶尔用手指物品并发出‘啊’的声音”,1个月后能说“要饼干”“要喝水”等短语。医院强调,正向强化需“及时、一致”(如每次沟通行为都奖励),且需“逐渐减少物质奖励,增加社会性奖励(如表扬、拥抱)”,避免孩子过度依赖外部奖励。六、创造结构化环境:用“固定流程+明确规则”减少焦虑,提升沟通意愿ASD儿童常因“对环境变化敏感”而抗拒沟通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结构化教学(TEACCH)团队负责人指出:“通过‘固定日常流程(如每天同一时间吃饭、睡觉、玩游戏)’和‘明确空间规则(如玩具放在固定位置、游戏区与学习区分开)’,能帮助孩子建立‘可预测性’,减少因未知产生的焦虑,从而更愿意参与沟通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5岁男孩因“换环境就哭闹,拒绝任何互动”,家长尝试“用图片制作‘每日流程表’(早上7点起床→7:30刷牙→8点吃饭→9点去公园),并在每个活动前5分钟给孩子看对应的图片说‘接下来要刷牙了’”,同时“将玩具分类放在透明收纳盒(如积木盒、汽车盒),并在盒子上贴图片标签”,2周后男孩开始“主动看流程表并指向下一个活动”,在公园等新环境中的哭闹时间减少70%,并逐渐能接受“临时变化(如原计划去公园改为去超市)”。医院提醒,结构化环境需“适度灵活”(如偶尔调整活动顺序但提前告知孩子),避免因“过度刻板”限制孩子适应变化的能力。总结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——以专业评估为起点,用科学方法构建沟通桥梁与有自闭倾向的儿童交流,核心是“理解孩子的独特沟通方式(如用动作、物品代替语言)”“创造低压力、高支持的互动环境”“用具体、视觉、正向的方式传递信息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通过“ASD专项评估(如ADOS、ABC量表)”“个性化干预方案(结合ABA、TEACCH、DIR等技术)”“家长培训工作坊(教授家庭沟通技巧)”及“长期随访管理(每3个月评估调整策略)”,帮助广州家庭突破沟通障碍。数据显示,经系统干预的儿童,6个月内“主动沟通行为(如指物品、模仿发音)”出现频率提升50%-80%,1年内“能用短句表达需求”的比例达65%,家长对“家庭沟通技巧掌握度”的满意度超90%。选择广东六一儿童医院,不仅是学习“如何与孩子说话”,更是为孩子构建“理解-表达-社交”的终身发展能力。上一篇:广州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
下一篇:广州三岁不会说话但能听懂怎么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