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
专业儿童康复医院 专注儿科疑难病

网站首页

在线咨询

联系我们

门诊时间
门诊医生
就诊导航
预约挂号
就医流程
交通方位
医院新闻

当前位置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官网 > 医院新闻 > >

广州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
作者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 发表时间:2025-09-16 14:53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,如有更多疑问可点击热线咨询或关注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科”公众号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注意力与专注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石,直接影响学习能力、情绪管理和社交互动。然而,广州许多家长发现孩子“写作业磨蹭”“上课走神”“玩玩具三分钟热度”,甚至被贴上“多动症”标签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作为华南地区儿童专注力干预专科医院,年接诊注意力相关病例超1.2万例,通过“脑电生物反馈训练”“感觉统合训练”“认知行为疗法(CBT)”等国际认证技术,结合“家庭-学校-医院”三方联动模式,总结出一套“从生理基础到行为习惯、从游戏训练到环境优化”的专注力培养体系。以下从六大核心场景展开,结合广州家庭实际案例,为家长提供可操作的训练方法。

 
    一、生理基础优化:通过“感觉统合训练”改善前庭觉与本体觉,提升大脑对注意力的调控能力
 
    注意力不集中常与“感觉统合失调”相关,尤其是前庭觉(平衡感)和本体觉(身体位置感知)发育滞后,会导致孩子“坐不住、易分心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感觉统合治疗科主任指出:“通过‘旋转、跳跃、爬行’等前庭觉刺激活动,以及‘推重物、捏橡皮泥’等本体觉强化训练,能促进大脑神经连接,帮助孩子‘坐得稳、静得下’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7岁男孩因“上课频繁离开座位、写作业时扭动身体”,经医院“感觉统合评估”发现其“前庭觉敏感(对旋转、摇晃过度反应)”,指导家长“每天让孩子进行10分钟‘慢速旋转’(如坐在转椅上缓慢转5圈,逐渐增加到10圈),同时配合‘趴地推球’(让孩子趴在地上,用双手将小球推向前方墙壁,再接住弹回的球,重复100次)”,2周后男孩能“连续坐15分钟写作业”,1个月后老师反馈其“上课离开座位的次数减少80%”。医院提醒,感觉统合训练需“循序渐进”(如从低强度、短时间开始,避免孩子因过度刺激而抗拒),且需“结合兴趣设计活动”(如用孩子喜欢的玩具作为训练道具)。
 
    二、任务难度匹配:用“跳一跳够得着”的目标激发兴趣,避免因“太难”或“太简单”而放弃
 
    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与任务难度密切相关:任务过难会因挫败感而分心,任务过简单会因无聊而走神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建议:“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,将任务拆解为‘小步骤’,每个步骤的难度略高于当前水平(即‘最近发展区’),让孩子在‘完成挑战’中获得成就感,从而维持注意力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6岁女孩因“拼图时总放弃,抱怨‘太难了’”,家长尝试“将100片的拼图拆解为‘先找边框(20片)→再拼主体(50片)→最后填细节(30片)’,并在每完成一个步骤后给予具体表扬(如‘你找到边框了,真细心!’)”,同时“用孩子喜欢的动画角色(如艾莎公主)作为拼图主题”,2周后女孩能独立完成50片拼图,专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25分钟。医院强调,任务拆解需“具体、可量化”(如“写5个字”而非“写点字”),且需“及时调整难度”(如孩子连续3次轻松完成,可增加步骤复杂度)。
 
    三、环境干扰排除:打造“低刺激、高秩序”的学习空间,减少分心诱因
 
    儿童注意力易受环境干扰,尤其是视觉(杂乱物品)、听觉(噪音)和触觉(频繁触碰)刺激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指出:“通过‘固定学习区(如书桌只放学习用品)’‘减少视觉干扰(如用纯色桌布代替花哨图案)’‘控制听觉干扰(如学习时关闭电视、使用白噪音机)’,能帮助孩子快速进入‘专注状态’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8岁男孩因“写作业时总被玩具、零食吸引,1小时只能写10个字”,家长尝试“将书桌清理为‘只放课本、笔、橡皮’的极简模式,并在书桌旁贴‘专注时间表’(如19:00-19:30写作业,完成后可玩20分钟玩具)”,同时“用隔音窗帘减少窗外噪音,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(如莫扎特K.448)作为背景音”,1周后男孩能“连续20分钟写作业”,错误率从40%降至15%。医院提醒,环境优化需“与孩子共同参与”(如让孩子选择桌布颜色、整理学习用品),增强其对环境的“掌控感”,从而更愿意遵守规则。
 
    四、时间管理训练:用“番茄钟+任务清单”培养“专注-休息”的节奏感,避免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
 
    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(5-6岁约10-15分钟,7-10岁约15-25分钟),长时间连续学习易因疲劳而分心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建议:“采用‘番茄钟工作法’(25分钟专注学习+5分钟休息),结合‘任务清单’(将作业按科目或难度排序),帮助孩子建立‘专注-休息-再专注’的节奏,提升单位时间效率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9岁女孩因“写作业拖到晚上10点,边写边玩”,家长尝试“用手机设置‘25分钟专注闹钟’和‘5分钟休息闹钟’,并制作‘作业清单’(如‘数学口算→语文生字→英语阅读’),每完成一项打勾,全部完成后给予‘自由活动时间’(如玩30分钟平板)”,2周后女孩能“在2小时内完成作业,且错误率降低30%”,并主动说“番茄钟让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认真,什么时候能玩”。医院强调,时间管理需“灵活调整”(如孩子专注力强时可延长至30分钟,弱时缩短至20分钟),且需“避免休息时接触电子屏幕”(如用跳绳、拼图代替玩手机,防止大脑从“专注模式”直接切换到“兴奋模式”)。
 
    五、游戏化专注训练:用“孩子喜欢的方式”隐藏训练目标,让专注力提升“无痛且有趣”
 
    儿童对“游戏”的天然兴趣能激发内在动机,使专注力训练更易坚持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推荐:“通过‘找不同’‘舒尔特方格’‘拼图’‘走迷宫’等游戏,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‘视觉注意力’;通过‘听指令做动作’‘复述故事’‘节奏拍手’等游戏,锻炼‘听觉注意力’;通过‘串珠子’‘夹豆子’‘搭积木’等游戏,强化‘手眼协调与专注力’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5岁男孩因“听指令时总走神,如妈妈说‘拿苹果’,他可能拿香蕉或不动”,家长尝试“玩‘听指令找物品’游戏(将苹果、香蕉、橘子放在桌上,妈妈说‘拿苹果’,孩子拿对后给予小贴纸奖励)”,并逐渐增加难度(如“先拿苹果,再拿香蕉”),2周后男孩能“准确完成2个连续指令”,专注听指令的时间从5秒延长至15秒。医院提醒,游戏设计需“符合孩子年龄”(如3-4岁玩简单找不同,5-6岁玩舒尔特方格),且需“定期更换游戏类型”(避免孩子因熟悉而失去兴趣)。
 
    六、家长示范与反馈:用“专注的行为”和“具体的鼓励”为孩子树立榜样,强化正向行为
 
    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受家庭环境影响显著,尤其是家长的示范作用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家庭干预科主任强调:“家长需通过‘自身专注行为’(如陪孩子写作业时不玩手机、认真阅读书籍)和‘具体反馈’(如‘你刚才认真拼图的样子,让妈妈很感动’),传递‘专注是值得肯定的行为’的信号,帮助孩子建立‘专注=被爱与认可’的联结。”例如,广州一名7岁女孩因“画画时总被家长打断(如‘喝口水’‘坐直点’),逐渐失去兴趣”,家长尝试“在孩子画画时安静陪伴,只在她主动求助时提供帮助,并在完成后说‘你画了30分钟,中间都没有分心,真厉害!’”,同时“家长自己也在旁边看书或写字,展示‘专注做事’的状态”,1个月后女孩能“连续1小时画画,并主动说‘我要像妈妈一样认真’”。医院提醒,家长反馈需“避免空洞表扬”(如“你真棒”),而应“聚焦具体行为”(如“你刚才听故事时眼睛一直看着妈妈,说明你很专注”),帮助孩子明确“哪些行为是值得重复的”。
 
    总结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——以专业评估为起点,用系统训练构建终身专注力
 
   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专注力,核心是“理解儿童注意力发展规律(如年龄与持续时间的关系)”“创造支持性环境(如低干扰、有节奏)”“用游戏化、正向反馈的方式激发内在动机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通过“注意力专项评估(如IVA-CPT、Conners量表)”“个性化训练方案(结合脑电生物反馈、感觉统合、认知训练等技术)”“家长指导课程(教授家庭训练技巧)”及“长期随访管理(每2个月评估调整策略)”,帮助广州家庭突破专注力瓶颈。数据显示,经系统训练的儿童,3个月内“专注时间延长30%-50%”,6个月内“作业效率提升40%-60%”,家长对“家庭训练方法掌握度”的满意度超95%。选择广东六一儿童医院,不仅是解决“孩子坐不住”的问题,更是为孩子构建“专注学习、高效生活”的终身能力。
医院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30-136号
医院电话:020-61886161
备案号:粤ICP备1714777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