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
专业儿童康复医院 专注儿科疑难病

网站首页

在线咨询

联系我们

门诊时间
门诊医生
就诊导航
预约挂号
就医流程
交通方位
医院新闻

当前位置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官网 > 医院新闻 > >

广州三岁不会说话但能听懂怎么办
作者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 发表时间:2025-09-16 15:02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,如有更多疑问可点击热线咨询或关注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科”公众号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三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,多数孩子已能使用简单句子交流(如“我要喝水”“妈妈抱”),但部分广州家长发现孩子“能听懂指令却不开口说话”,表现为“用手指物代替表达”、“模仿动物叫声但不说词语”、“对感兴趣的事物有反应但拒绝模仿发音”。这种“理解性语言正常、表达性语言滞后”的现象,可能由听力障碍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、家庭环境刺激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作为华南地区儿童语言发育专科医院,年接诊语言相关病例超1.2万例,通过“医学检查+发育评估+家庭观察”三维度诊断,发现约65%的案例可通过科学干预显著改善。以下从六大核心成因及干预方向展开分析。

 
    一、听力障碍:被忽视的“沉默杀手”,需早筛早治
 
    听力是语言输入的基础,若儿童存在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(如反复中耳炎未及时治疗、先天性耳蜗发育异常),可能表现为“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细节”,导致“听懂指令但无法模仿发音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指出,广州儿童因“气候湿热易发中耳炎”“部分家长忽视听力筛查”,约15%的语言发育迟缓案例与听力问题相关。例如,一名3岁男孩因“反复中耳炎未规范治疗”导致轻度传导性耳聋,家长发现其“能听懂‘吃饭’‘睡觉’但从不主动说话”,经医院“耳声发射+声导抗测试”确诊后,通过“鼓膜置管术改善听力”,配合“语言康复训练(如听觉口语治疗)”,3个月后开始模仿发音,6个月能说简单词语。医院强调,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或1岁后语言发育滞后,需立即进行听力复查,避免错过1-3岁语言黄金干预期。
 
    二、语言发育迟缓:单纯表达滞后,需针对性训练
 
    部分儿童语言发育存在个体差异,表现为“理解性语言正常(能听懂指令、指认物品),但表达性语言落后(词汇量少、句子简单)”,这类“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”约占语言问题案例的40%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语言治疗科主任解释,语言发育迟缓可能与“大脑语言中枢发育稍慢”“口腔肌肉协调性不足”或“家庭语言刺激单一”相关。例如,一名3岁女孩因“父母工作忙,主要由老人照顾,老人方言较重且交流少”,导致其“能听懂普通话但只说单字(如‘要’‘不’)”,经医院“语言发育评估量表(如Gesell发育量表)”和“口腔功能检查”确诊后,为其制定“家庭语言刺激计划(如每天30分钟亲子共读、用夸张口型示范发音)”和“专业语言训练(如口腔按摩改善构音、图片命名游戏增加词汇)”,2个月后开始说双字词(如“妈妈抱”),4个月能说简单句子(如“我要吃饼干”)。医院提醒,语言发育迟缓需与“自闭症”区分,后者常伴随“社交互动障碍(如不眼神交流、不回应名字)”。
 
    三、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:社交沟通缺陷为核心特征
 
    约10%的“不会说话但能听懂”儿童可能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,其核心表现为“社交沟通障碍(如不主动分享兴趣、不回应情感)”“重复刻板行为(如反复拍手、排列玩具)”和“语言发育异常(如延迟说话、模仿语言多、无法使用语言进行社交)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强调,ASD儿童可能“能听懂简单指令(如‘过来’‘坐下’),但无法理解语言的社交功能(如‘你好’是打招呼而非获取信息)”。例如,一名3岁男孩因“能听懂‘吃饭’但从不主动说,且喜欢独自转车轮、对名字无反应”,经医院“ADOS(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)+ABC(自闭症行为量表)”确诊为ASD,为其制定“个性化干预方案(如应用行为分析ABA改善社交、结构化教学TEACCH建立规则)”,同时指导家长“避免过度代劳(如直接递玩具),而是用语言引导(如‘你想要什么?用手指给我看’)”,6个月后男孩开始模仿发音(如“妈”“要”),1年后能说简单需求(如“要喝水”)。医院提醒,ASD需早发现早干预,2-6岁是改善社交沟通的关键期。
 
    四、家庭语言环境:输入不足或方式不当的“隐性影响”
 
    家庭是儿童语言学习的第一课堂,若家长“说话少”“用电子设备替代互动”或“过度满足需求(如孩子一指就立刻给)”,可能导致儿童缺乏“表达动机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指出,广州部分家庭因“父母工作忙,孩子由保姆/老人照顾,保姆方言重且交流简单”,或“家长沉迷手机,与孩子互动时心不在焉”,导致儿童“能听懂但不愿说话”。例如,一名3岁男孩因“父母下班后只顾玩手机,孩子用手指电视,父母直接打开,从未引导他说‘看电视’”,导致其“能听懂指令但从不主动表达”,经医院“家庭语言环境评估”和“家长指导工作坊”干预后,家长开始“减少电子设备使用”“每天固定30分钟‘无手机亲子时间’(如玩角色扮演游戏、读绘本时提问)”,2个月后男孩开始模仿发音(如“电”“视”),4个月能说“看电视”“要苹果”等短语。医院强调,家庭语言刺激需“高质量”(如多描述、多提问、多回应)而非“高数量”(如不停说话)。
 
    五、口腔运动功能:构音器官协调性不足的“生理限制”
 
    语言表达需要口腔肌肉(如舌头、嘴唇、下颌)的精确协调,若儿童存在“口腔运动功能落后”(如舌系带过短、口腔敏感度异常),可能表现为“能听懂但发音不清或无法发音”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解释,部分儿童因“早产或低体重导致口腔肌肉发育滞后”,或“长期吃软食(如米糊、粥)缺乏咀嚼训练”,导致“舌头灵活性差、唇部力量不足”,影响发音。例如,一名3岁女孩因“长期吃流食,口腔肌肉力量弱”,导致“能听懂指令但只会发‘a’‘o’等元音,不会发‘b’‘p’等辅音”,经医院“口腔功能评估”和“构音训练(如用压舌板辅助舌运动、吹泡泡练习唇部力量)”,配合“家庭咀嚼训练(如从软面条过渡到硬米饭、啃苹果)”,1个月后开始发辅音(如“爸”“妈”),3个月能清晰说“爸爸抱”“吃饼干”等词语。医院提醒,家长需避免“过度保护”(如一直喂流食),应根据儿童年龄逐步增加食物质地,促进口腔运动功能发展。
 
    六、认知理解与语言脱节:需提升“语言-思维”联结能力
 
    部分儿童“能听懂简单指令”但“无法用语言表达复杂想法”,可能与“认知理解与语言能力发展不同步”相关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指出,这类儿童可能“能指认物品、完成简单任务,但无法理解‘因果关系’‘时间顺序’等抽象概念”,导致“想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”。例如,一名3岁男孩因“能听懂‘把球给我’但无法回答‘你刚才玩了什么’”,经医院“认知语言评估”发现其“分类能力(如区分动物和交通工具)、序列能力(如按大小排序)落后”,为其设计“认知语言训练(如用图片排序讲故事、用玩具模拟场景提问)”,同时指导家长“在生活中渗透认知概念(如‘先洗手再吃饭’‘大苹果和小苹果’)”,2个月后男孩开始用短句描述经历(如“我玩了球”),4个月能回答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办”等问题(如“为什么不能摸插座?因为会烫手”)。医院强调,认知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基础,需同步提升。
 
    总结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——以专业评估定位病因,用科学干预助力语言突破
 
    三岁儿童“不会说话但能听懂”是听力、发育、心理、环境、生理、认知等多因素交织的结果,需通过“听力检查+发育评估+口腔功能测试+家庭观察”四步排查病因,再制定“医学治疗(如听力矫正、构音训练)+专业语言康复(如ABA、TEACCH)+家庭语言刺激”三位一体干预方案。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凭借“儿童语言发育评估系统”“个性化干预方案库”“家庭指导手册”及“长期随访管理(每1个月评估调整方案)”,帮助广州儿童突破语言瓶颈,数据显示,经系统干预的儿童,6个月内平均词汇量从不足10个提升至50-100个,1年内能使用简单句子交流的比例达85%,家长满意度超90%。选择广东六一儿童医院,不仅是解决“不说话”的问题,更是为孩子构建“语言理解-表达-社交”的终身发展能力。
医院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30-136号
医院电话:020-61886161
备案号:粤ICP备17147771号-1